假如說〈逍遙遊〉是提出幻想生命的自由境地,〈攝生主〉是提出要實現這自由境地的涵養原則。那麼從〈齊物論〉以下的幾篇,包括〈人世世〉、〈德充符〉、〈大宗師〉,便都是將這一向的教養原則,落實運用到生涯上,去消解糊口中各種足以妨礙我們生命自由 翻譯迷障的接頭。
說話為什麼會組成對生命真情 翻譯遮蔽、自由的故障呢?其實準確一點說,罪不在語言而在人對說話的執著。這時,從說話更可以延申為概念、意識型態一共三層。說話指的是符號自己(聲音符號、文字符號、表情符號等等)。概念是指人賦予符號的認知意義,如「水」這符號代表那可以飲用的活動液體 翻譯社至於意識型態,則是人賦予概念的價值認定,如認定富貴是好 翻譯,貧賤欠好;臉蛋身體美是好的,醜欠好等等。而所謂對語言的執著,就是指對說話概念所代表 翻譯本質中性的客觀事物,私行認定其價值,以為好就是永遠好,壞就是永遠壞 翻譯意思。
但也正因活躍靈動,想要得當把握它行文的意旨也十分不輕易,稍有過或不及,便會掉進莊子的說話圈套,陷於執著而不自知,或自以為懂而其實不懂。
〈齊物論〉一整篇,就都在接洽若何解脫意識型態 翻譯束縛,而能自由無礙地活用說話、善用事物、善處人生。它可說是莊子說話哲學的展示,也是生命哲學方式論領域中最主要、最精采 翻譯一篇文章。它出入於生命(道)與說話(言)兩端之間,展現出活躍靈動的辯證思維,可說是機鋒迭出,妙趣橫生,使人嘆為觀止,百讀不厭 翻譯社
固然,在這裏所謂說話是取廣義,包括文字說話、聲音說話、表情說話、肢體語言、影象語言、情境說話等等,只要是人用來臉色達意 翻譯都算。
在〈逍遙遊〉和〈養生主〉以後,我們入手下手要介紹《莊子》書中最主要、最有趣也最難懂 翻譯一篇,就是〈齊物論〉 翻譯社
好,那請問在生涯中足以故障我們生命自由的迷障有那些呢?若要逐一羅列,固然可以有許很多多,但總而言之也可以說只有一種,就是說話 翻譯社
本來一項事物是好是壞,完全要因人因時因地而有分歧的判定,那裏有永恆不變的絕對性可言呢?例如對你好 翻譯事對我未必好,財富有時會帶來懊惱(聽說大樂透得獎者多半六年內財富歸零,但本來的平靜糊口卻回不去了),勢力有時會帶來不幸(薄熙來不當大官或許不會坐牢,阿扁也是),美貌更容易帶來諸多困擾(光憂慮變醜就夠讓人煩的了)!所謂「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」,盲目認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,而不知因時制宜,就叫做執著,這執著不知變通的意念甚至崇奉,就叫意識型態,當人被各種意識型態緊緊約束住,固然就沒有自由逍遙可言,而只有恐憂懊惱苦痛纏身了!
好!我們從今天起就試著去解一解〈齊物論〉囉!解得對纰謬?好欠好?您就且走著瞧罷!
本文出自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wlyeh01/post/1326984613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社